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6篇
  免费   3963篇
  国内免费   2021篇
电工技术   519篇
综合类   1714篇
化学工业   1385篇
金属工艺   4253篇
机械仪表   2947篇
建筑科学   280篇
矿业工程   303篇
能源动力   265篇
轻工业   387篇
水利工程   120篇
石油天然气   144篇
武器工业   476篇
无线电   152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52篇
冶金工业   514篇
原子能技术   393篇
自动化技术   1077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547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905篇
  2020年   887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717篇
  2017年   979篇
  2016年   989篇
  2015年   1085篇
  2014年   1465篇
  2013年   1509篇
  2012年   1892篇
  2011年   1758篇
  2010年   1358篇
  2009年   1346篇
  2008年   1627篇
  2007年   1976篇
  2006年   1817篇
  2005年   1571篇
  2004年   1470篇
  2003年   1221篇
  2002年   1044篇
  2001年   1006篇
  2000年   818篇
  1999年   706篇
  1998年   576篇
  1997年   553篇
  1996年   507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428篇
  1993年   383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In this paper, FeCrNiBSiMox (x = 1.0, 1.5, 2.0, 2.5) stainless steel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using a laser melting deposi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behavi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s-deposited specimens were composed mostly of α-Fe and a small amount of (Cr, Mo)7C3, and (Cr, Mo)7C3 existed in the inter-dendritic (ID) region. As the Mo content increased, grain refinement could be clearly observed, and the area of the ID region increased from 27% to 54%. The low-angle boundaries accounted for 60–70% of the grain boundaries of the as-deposited specimens.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Mo improved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as-deposited specimens from 652 HV to 813 HV.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of the as-deposited specimens with the Mo mass fractions of 1.0%, 1.5%, 2.0%, and 2.5% were 1.37 × 10−6, 1.02 × 10−7, 6.19 × 10−7, and 3.06 × 10−7 A/cm2, respectively. The as-deposited specimen with Mo content of 1.5% had lower cumulative erosion loss and erosion loss rate than other as-deposited specimens. The FeCrNiBSiMox (x = 1.5) specimen exhibited excellent resistance to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and cavitation erosion.  相似文献   
42.
以纯度大于99.9%(质量分数)的高纯ZrO2和SiO2为原料,少量TiO2为添加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纯锆英石(ZrSiO4)粉料。研究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高纯锆英石合成效率的影响,发现粒度小于50 μm的原料粉末经1 500 ℃反应48 h后,ZrSiO4相的含量可以达到95.77%(质量分数)。将合成的高纯锆英石粉料球磨并冷等静压成型后,在1 550 ℃高温烧结成高纯致密锆英石砖。高纯致密锆英石中杂质Fe的含量仅为29 μg/g,Cu的含量小于1 μg/g,是普通商用致密锆英石的1/10;对磷酸盐玻璃静态光吸收损耗的影响仅为普通致密锆英石材料的1/3。将这种高纯致密锆英石材料用于激光玻璃窑炉,有助于降低玻璃对1 053 nm激光的损耗,提升激光玻璃的激光性能。  相似文献   
43.
焊缝表面缺陷激光扫描三维重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检测工件焊缝表面缺陷,采用点激光位移传感测距法和数据拟合技术进行焊缝表面缺陷检测试验研究. 首先采集缺陷表面轮廓数据点,利用高斯滤波对原始数据降噪处理. 再对处理后的数据点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使散乱点连接并结合其空间坐标重构出缺陷的三维模型. 结果表明,基于点激光位移传感测距技术及焊缝表面缺陷三维重构方法可以准确判断焊缝成形情况.  相似文献   
44.
利用半导体激光宽带对12CrNi3外锁止套局部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并对处理后的零件进行外观检验、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检测分析和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定光斑方式,激光头到工件表面扫描区域中心点距离375 mm(离焦量为0),工件倾斜22°,激光头倾斜18°,温度1350 ℃,扫描速度9 mm/s,单道扫描后表面平整性最好。表面激光淬火硬化层为750~1000 μm,最浅处为443.1 μm,硬化区组织为极细小马氏体组织,硬度达600~700 HV0.2,是基体硬度的2倍左右, 约为渗碳+淬火态硬度的1.3倍,且相变硬化区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与传统工业的结合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力铁塔安装作业过程中,角钢预置孔位常出现错位,需要在高空实施切割打孔作业。因激光切割角钢效率较高,研制了一套适用于高空铁塔的扩孔切割设备可解决传统方法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视觉识别待切割孔,确定待切割路径,控制电机转动,完成激光切割作业。经过试验,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激光扩孔切割要求。  相似文献   
46.
47.
为提高EA4T车轴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采用激光淬火对调质态车轴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等对激光淬火层的微观组织、相变层深度和硬度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EA4T车轴钢表面经过不同工艺激光淬火后,相变层内的淬火组织主要由细小的板条马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其深度根据工艺不同从100 μm到800 μm不等,并呈现随淬火功率的增加和扫描速度减小,相变层深度逐渐增加的趋势。淬火相变层区域内,车轴钢的显微硬度基本保持在450 HV0.2左右,约为基体硬度的2倍,耐磨性显著提高。由于淬火道次之间搭接的原因,淬火层呈现波形分布,其中波谷马氏体含量高于波峰位置,因此其硬度明显高于波峰处。  相似文献   
48.
针对卫星激光通信粗跟踪系统的跟踪稳定精度指标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的粗跟踪系统模型并进行了跟踪稳定误差分析。在采用传统PID控制策略存在跟踪误差较大、动态性能较差等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粗跟踪系统的改进型前馈复合控制策略。从理论上分析了前馈复合控制策略提高了粗跟踪系统的动态性能,为降低跟踪稳定误差提供了改善方案。地面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改进型复合控制策略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动态跟踪误差,动态跟踪误差由606μrad降低至13μrad(1δ)。进一步的在轨实验也验证了改进型复合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总体指标满足了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的极高精度要求。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其他高性能跟踪伺服系统设计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9.
Although the impact of heat on molecular properties of wheat gluten is well understood, changes in its microstructure have rarely been studied. Here, formation of the thermoset gluten network in a model system relevant for bread baking was studied with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and protein network analysis. From 65 °C onwards, gluten converts from thick aligned protein strands in a highly branched and homogeneous network of small thin protein threads. Neither gliadin incorporation in the network nor application of aqualysin 1, the thermo-active serine peptidase from Thermus aquaticus which recently has been reported to hydrolyse gluten proteins in dough only at temperatures exceeding 80 °C, impacts on the gluten microstructure. As starch causes structure setting itself and thereby decreases protein mobility, molecular scale changes in the gluten network at temperatures exceeding 80 °C brought about by aqualysin 1 do not impact its microstructure.  相似文献   
50.
房文杰 《能源与节能》2020,(3):94-96,98
设计了一种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甲烷(CH4)气体监测装置,该装置具有温度监测范围大、监测精度高和实时监测的优点。监测装置的激光光源为波长1650 nm的反馈式激光器,应用波长调谐与锁相放大器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温度补偿与背景扣除,可以较准确地测量周围环境中CH4的体积分数。实验表明,当CH4体积分数小于1%时,该装置的监测精度为±0.02%;当CH4体积分数大于1%时,装置监测误差小于±0.8%,实时监测的最长响应时间为10 s。装置的温度范围为0~40℃,可满足大多数工业生产中对CH4等气体体积分数的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